黑龍江科技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2009-07-28 15:31:41黑龍江科技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通信工程、軟件工程四個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現有教職工136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40人,博士、碩士以上學歷教師達到77%。共有基礎、軟件、硬件、通信等17個實驗室,一個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計算機網絡通信實訓基地。
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實踐”辦學理念指導下,教師積極參加教學與科學研究,主持或參加黑龍江省科技廳重大攻關項目、黑龍江省自然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36項,有5個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實現科研經費650萬元,發表論文420余篇,部分被SCI、EI檢索,《計算機文化基礎》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學生多次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網頁制作大賽、ACM程序設計大賽、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中獲獎,科研成果鑒定74項。畢業生就業廣泛分布于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IT產業及軟件服務外包、計算機系統集成開發、數據庫應用與開發、網絡通信服務、信息技術等領域。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四年)(該專業分計算機控制、網絡工程兩個方向)
計算機控制方向
培養方向:掌握計算機科學理論、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應用知識,基本具備系統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并具備良好的外語運用能力的計算機工程方向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模式:分層次教學與分類型培養相結合,通過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和建設高水平的實踐基地等主要途徑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畢業去向及就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計算機系統設計、開發和維護工作,也可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與研究等工作。
主干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電子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組成原理、匯編語言、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理論、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網絡工程方向
培養方向:本方向培養能從事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系統集成、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絡應用程序開發或計算機網絡教學工作的高級網絡工程應用型的專門人才。
培養模式:分層次教學與分類型培養相結合,通過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和建設高水平的實踐基地等主要途徑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畢業去向及就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企事業單位計算機及網絡控制系統平臺的技術開發、運行及維護工作,可從事網絡設備的接口產品方面的設計、開發,也可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與研究等工作。
主干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TCP/IP網絡協議分析、網絡交換與路由技術、網絡操作系統、動態網站程序設計等
軟件工程(本科四年)(該專業分為軟件理論及應用、數據庫理論及應用兩個方向)
軟件理論及應用方向
培養方向: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軟件工程專業及應用知識,具備軟件開發能力,具備軟件開發實踐和項目組織的初步經驗,具備良好外語運用能力,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變化的高科技軟件工程專業人才。
培養模式:校企合作
畢業去向及就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軟件項目的設計與開發、測試與維護管理工作,也可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與研究等工作。
主干課程:離散數學、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數據庫理論及應用、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軟件測試和軟件過程與管理等
數據庫理論及應用方向
培養方向:掌握計算機學科基本理論和信息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練掌握計算機硬件,系統的應用知識,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有深入理解評估能力,能根據不同組織和機構的需求選擇相應的信息技術,并能有效實施,具備良好的國際交流能力,能適應解決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培養模式:分層次教學與分類型培養相結合,通過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和建設高水平的實踐基地等主要途徑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畢業去向及就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大型復雜信息系統的規劃與實現,也可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與研究等工作。
主干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理論及應用、Oracle數據庫、軟件測試與質量管理、統一建模語言、軟件工程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四年)
培養方向:本專業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或計算數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解決信息技術或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理學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分層次教學與分類型培養相結合,通過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和建設高水平的實踐基地等主要途徑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畢業去向及就業:畢業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產業、經濟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到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統計、審計工作,或到相應單位從事軟件開發等工作。
主干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數值分析、數學模型、數據結構、數據庫、C語言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等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
培養方向: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知識,受到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有創新能力,具有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的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模式:分層次教學與分類型培養相結合,通過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和建設高水平的實踐基地等主要途徑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畢業去向及就業:學生畢業后可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工作,也可到電信運營部門、國內外電子通信企業及相關研究機構工作。
主干課程:電路原理、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通信電子線路、計算機網絡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FPGA、嵌入式系統、礦井通信、現代交換技術、移動通信、光纖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