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 不宜取消文理分科搞一刀切
2009-03-05 16:16:49新華網
日本的高中與我國一樣,高一不分科,高二、高三文理分科,但文科與理科開設的課程基本一樣,只是課時多少不同。推進教改,先擱置文理分科。
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表示,是否最終會取消分科有望8月確定,從教育部統計來看,54%的人同意文理不分科。
文理分科只是導致文理偏差、畸形發展的或然因素,而非必然因素,更非唯一因素。教育改革,不改不行,但亂改也不行。事實上,目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對于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并無實質性的意義,而只要對高中課程與教學進行合理改革,繼續保持文理分科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國外發達國家也并不是文理不分。日本等國并非取消文理分科。日本的高中與我國一樣,高一不分科,高二、高三文理分科,但文科與理科開設的課程基本一樣,只是課時多少不同,文科史地、藝術課時多于理科;理科的數理化課時多于文科;日本實行高中學分制和選科制,學校為文理科學生開設不同類型的選修課,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其綜合素質。
取消文理分科,如果課程改革步伐跟不上,的確會進一步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目前,我國新一輪的高中課程改革已開始推廣,這次課程改革主要是依據文理分科來設計的,而若馬上取消文理分科,課程改革又一下跟不上,將會導致高中教學一片混亂。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一改就靈。有時因考慮不周,而盲目改革,將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只要課程設置合理、教學制度配合、考試方式恰當,實行文理分科也會收到好的效果。只要保證在高二和高三分科后,文理開設相同的課程,只是在教學上各有側重,課時安排不同而已,同樣可以收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高考改革要想往前推進,必須進一步明確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重點和改革步驟。下一步的關鍵是,必須強化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這才符合國際潮流的正確方向,也是我國高考改革的必然趨勢。
先擱置文理分科,今后可以采取以下具體的操作方案:
第一、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要增加相關科目,實現文理溝通、文理互補。可以借鑒日本的做法,高考總分為900分,三門必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各200分,理科———理科綜合和另一門共200分,另加一門文科綜合100分;文科———文科綜合和另一門共200分,另加一門理科綜合100分。這樣,就可改變高中文科生不學理化,理科生不學政史地的狀況,有助于改善高中生的知識結構,從而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但前提是文理科還是有所側重的。
第二,在高校招生時,采取高考成績與平時學業成績相結合的辦法。為了調動高中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調動高中文科生學習理化、理科生學習史地的主動性,可以將高考總成績與高中階段平時學習的成績結合起來。這樣,既可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局面,又可有效避免高中生文理偏科。
第三,各高校在高考前后可自行組織單獨考試,根據統考與單考成績來錄取學生。全國統一高考可以采用標準化命題方式,以便快速準確評卷。各高校單獨考試的命題可采用主觀試題以盡顯特色,同時,在單獨考試時,各高校可以增加面試、特殊能力測試,并注重考查學生的平時成績、社會實踐情況、綜合評價等。
為了避免高校自主招生出現的增加學生考試成本、一個學生被很多高校錄取的現象,減少考生無謂的奔忙,高校可以依據全國統考分數初步錄取之后,按一定的比例讓考生到學校參加第二次考試。
貿然取消文理分科,會導致更大的混亂和更多的問題。國家可以在一些地方進行文理不分科的試點探索,但不宜馬上取消文理分科,搞一刀切、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