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學地圖:四海長風看廈門
2007-01-29 13:54:32北京考試報文章作者:邵會蓮
夢回廈門,聽海潮聲聲;古剎晚鐘;琴韻悠揚;看綠樹紅花;白鷺翻飛,想念如詩如畫如歌的廈門校園。
到廈門上學,比澄澈的大海、宜人的氣候、良好的治安、開放的經濟更重要的,是生成一顆感恩和胸懷天下的心。
鷺島廈門的兩所著名高校廈門大學和集美大學,都在上世紀初由愛國華僑陳嘉庚創建。兩校尊稱其為校主,至今存有感念先生恩德的紀念館,昔日校舍和先生的簡樸故居在近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中,一如往昔,大氣恢弘。
陳嘉庚對民族崛起寄以厚望,“以四萬萬之民族,決無甘居人下之理”,遂以“如精衛之填海,寓公之移山”的魄力,斥資一億五千萬元辦學。個人生活卻極其簡樸,自定伙食標準每日不超五角。
經費緊張時,他不惜將家人居住的三幢住宅變賣。“變賣大廈,維持廈大”,傳為美談。先生病逝后,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為其執紼起靈,舉行國葬。先生今日安臥于集美鰲園,到廈門的人都會去拜謁這位心存天下,胸懷海樣寬廣的老人。
先生生前教導廈大人:“自強不息,止于至善”。作為廈大的校訓,它被刻上主樓,更刻入廈大人的心靈。集美人也以“誠毅”敦促自己發奮進取。這何嘗不是對先生的最好紀念?
詩人舒婷留戀的“海島八月中秋,芭蕉搖搖,龍眼熟墜”的廈門,和臺灣金門“門對著門,近在咫尺卻遙遙相望”的廈門,正以它經濟特區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優勢,吸引著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這教會人們以感恩的心生活的地方,必是值得終生回憶的地方。
那天,一出機場,廈門就以遍地盛開的紅艷艷的三角梅迎接我們。“一城山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驅車環海路,這種印象越來越深。